中国光有源器件的制造并不活跃

  浏览量2024-05-30 作者: 电源纹波

  即使还没准备好,中国也即将变成全球主要无源器件制造中心。大部分器件厂商同意,造成本是当前低需求及低成长市场的生存之道。但对于资金困窘的电信营运市场而言,插卡升级(line-cardupgrades)比全新系统的创建,如:装置DWDM模块、光隔离器(isolators),以及光滤波器(filters)更能接受。这也许造成了如StrategiesUnlimited中国市场分析师EricBergles所描述的“过度投资的荒漠(wasteland)”现象。

  在1999年到2001的市场荣景期间,光通讯器件公司在中国几个显著的高科技发展地区,诸如:深圳、武汉、上海,以及北京,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投资于中国与外国企业的创司、国营企业、国外的大规模的公司全都在中国开始制造光无源器件,反而触及光有源器件。

  根据StrategiesUnlimited(MountainView,加州)市场调研公司的报告,对某些公司而言,在2001年间,仅仅在中国的市场收益就由零成长至2000万美金。而在2001年,中国的光器件市场就已经成长至2亿9300万美金,其中的42%是由中国公司所贡献的,而58%则是跨国企业的部分,这也包含了那些有在中国设立制造工厂的外国企业。中国的制造商有60%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而40%则来自出口。

  根据Bergles的看法,现今全世界的光通讯无源器件有60%~70%的制造是在中国,他认为中国是光波分多路复用器/解复用器(multiplexers/demultiplexers)、光隔离器(isolators)、光耦合器(couplers),以及增益平坦滤波器(gain-flatteningfilters)的主要生产地。

  RHK市场调研公司则保持保守的看法,在3年内,中国会成为光无源器件的主要制造地区,而其所制造的产品不是所谓复杂或具高深技术的装置,像是薄膜滤波器(thin-filmfilters),而非如阵列波导光栅的滤波器(arrayed-waveguide-grating-basedfilters)。RHK的器件研究部门主管认为,在市场成长时,要能在市场脱颖而出必须在产品上具有较高性能,且比对手更能在较快的时间推出前端技术的产品,此时,厂商会希望制造端能靠近研究发展端;但单单去年一年,光通讯器件市场需求量衰退了70%。重点不再是研发前端技术或高效能,反而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做出一样的产品。因此,市场的衰退反而加速了厂商将制造移往中国的趋势。

  在1999年至2000年间的大量投资在电信建设的泡沫过程中,致使中国的国营事业单位亦投资了大笔的成本在光无源器件的制造上,制造像光耦合器的器件产品。但许多公司面对市场衰退的冲击,处于已歇业的状态。

  StrategiesUnlimited公司2002年针对中国光通讯市场报告的作者Bergles,他同时也是器件制造商BaySpec(位于加州Fremont)的营销及市场副总,认为,在中国工作的缺点之一是,缺乏对北美及欧洲市场的洞察力,所以往往造成制造方面会落后市场线个月,因而无法及时的反应市场。

  同时,此区域反而是在光有源器件的制造上较不活跃。据Bergles的观察,少于10%的光有源器件是在中国制造。只有非常少数的有源器件在中国制造,但这样的一种情况正在改变。许多光电子器件(optoelectroniccomponents)的主要制造商位于日本,其中大都是电子大厂,如:Fujitsu、Hitachi、Mitsubishi,以及Sumitomo。

  位于中国的一家名为武汉电信器件公司(WuhanTelecommunicationDeviceCo.),生产器件,如:10Gbit/sectransponder模块、2.5Gbit/sec光发射器(transmitters),以及980nm泵激激光模块,主要是用在国内市场。该公司的工厂占地11,000平方英尺,位于武汉高科技发展地区,且与Laserton公司有合资关系。尽管具有低廉制造成本的优势,中国在某些器件领域上的研究、发展,以及设计经验上仍不符合市场的标准。根据RHK市调公司2002年8月的报导“中国在光通讯器件的角色,是否被过度高估?”中,RHK分析师认为,常规上,经由公司发展自动化制造工艺,可以将有源器件的制造成本降低,且发展通讯用激光大厂,如:北电(Nortel)及Agere,最近已将旗下的相关事业部门转售给Bookham及TriQuintSemiconductor公司。RHK的Lively表示,至今仍无任何迹象显示,这些厂商要把有源器件的生产转到中国。

  中国要如何能保证其便宜的技术劳动力、基本的建设,以及今日占全世界30%的国内光通讯网络市场所能提供更复杂光通讯器件的制造优势?当前的看法十分的分歧,但多数公司对其制造方面的全球联合(globalconsolidation)策略看法一致,无数的议题都是关于自动化的高成本与便宜人工组装的比较,且由系统制造商所倡议的是朝向器件更加集成的趋势。

  当前台湾及日本的半导体制造商正投资生产设备于中国,亦有许多器件公司正开始将一些有源器件制造部分搬移到此区域。至于全球两大无源器件制造商-JDSUniphase(JDSU,位于加拿大渥太华及美国加州圣荷西)及OplinkCommunications(圣荷西)正打算将将有源器件制造移到中国。

  根据Oplink的质量主管CharlesIngebretsen表示,该公司正将所有的产品制造到珠海自由贸易区的全新50万平方英尺的厂房,产品包含:光开关(switching)及信号路由(signal-routing)产品、光波分多路复用/解复用器(multiplexers/demultiplexers)、熔融式光纤耦合器(fusedfiber-opticcouplers)、循环器(circulators)、光滤波器(filters),以及模块。此次的搬迁将能强化先前在上海的运营,上海的工厂已于6月关闭,而更大产能的珠海厂房则正在运作,而该公司从1999年4月就开始运作。

  到11月时,Oplink公司宣称将扩展到合同生产服务(contractmanufacturingservice),而实际负担合同生产。该公司的发言人TeresaNovak认为,该企业能提供光纤的专业服务。此项策略的生成前经历了一年期间的混乱情况,包含了该公司的股东阻止了与无源器件厂Avanex的合并案;公司总裁及CEOFredFromm与一些其它的资深经理辞职,而由公司的创办人JoeLiu重新执掌公司等事件。

  JDSUniphase公司从2000年开始,就已在中国深圳制造DWDM模块、光耦合器(couplers),以及光隔离器(isolators),那时JDSU并购E-TEKDynamics公司,也把该公司的15万平方英尺的生产厂房并入。JDSU正在将一些光电二极管的产品移往深圳制造,而根据该公司资深副总裁及技术主管FredLeonberger表示,这一些产品有质量保证。现今,有许多在亚洲开发的产品移回北美装在模块及系统中,然后再出货回亚洲市场销售。

  有源器件常规上是分为芯片制造及封装两部分。Leonberger认为,不靠搬移工厂或任何组装线,而能完成封装是能想象的。显然地,为了高效能的生产目的,将设计与制造做紧密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器件供应商想要将制造成本降低已符合系统供应商的期望,集成器件的议题是另一个争辩的制造主题。Leonberger表示,我能将两个器件放置在同一个TO封装中吗?藉由一些光纤的组合,我能够尽可能的防止一些光纤的接合吗?那么我就会思考,若在中国就可以将集成的技术发挥的很好;但假如是属于更高端的集成,像是智能型放大器,需要智能及软件界面,则我至少会思考,为了可预见的未来,这项工作仍将被放置在研发小组的所在。

  当中国的角色在低成本的器件制造持续展开时,没人会否认对于每个器件供应商,将其产品发展与服务于中国市场的系统供应商对该市场的开发有协同一致之需求,而当前在中国的光通讯系统需求市场占全球的30%。StrategiesUnlimited市调公司的Bergles相信,当地的厂商甚至有可能被要求和国外的系统供应商合作设计以满足该市场的需求。RHK市调公司的Lively则表示,其它或许当前仍非最重要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一些中国的系统公司正逐步占有部分的市场。而华为(Huawei)正是其中之一。

  JDSU公司的Leonberger则认同地表示,很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去年上半年中国光网络设备的需求市场量大幅度降低了超过30%。但无疑的是,就中国市场将要安置的无线及网络系统数量而言,仍在成长。而就单位销售量的观点而言,中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然而要如何创造收益的因素很明显地是价格压力。

上一篇: 【48812】一文读懂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的差异

下一篇:【48812】从接连作业到会集冲击水兵舰载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