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柔性电子 打造“中国碳谷”

  浏览量2024-06-10 作者: 技术专区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汇期,我国必须牢牢把握未来颠覆性科学技术创新的机遇,加快“FAMISHED”等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的发展步伐。在英语中,“FAMISHED”原意为“极度饥饿”,在此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重点支持、实现跨越、引领未来、推动发展”的含义,也称“饥饿科技”。它指代最大有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八大领域,包括柔性电子、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泛物联网、空间科学、健康科学、能源科学和数据科学等。

  其中,柔性电子是高度交叉融合的颠覆性科技,“十四五”期间,柔性电子信息产业孕育着巨大的科学技术创新机会。我国迫切地需要对柔性电子信息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加强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加速孕育颠覆性技术变革和群体性技术突破,为强国战略提供坚实基础和支撑。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碳基材料与光电过程结合的基础上,孕育以光电子产业为先导的柔性电子巨型信息产业,打造“中国碳谷”,突破欧美长期把持的在硅基材料与电子过程结合基础上形成的微电子产业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引领具有超高附加值特征的战略性、主导性和支柱性柔性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创柔性电子定义的新时代。

  第二,加强柔性电子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顶层设计。抢占战略制高点,将柔性电子列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建立长效跟踪机制,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储备,完善组织管理,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分梯次、分阶段有序推进,推动柔性电子科学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依托战略智库,深入开展柔性电子科学技术创新战略研究,为政府提供发展建议与决策咨询,为打造科技产业变革、提升国际竞争优势、重塑全球行业竞争格局提供顶层战略支撑。

  第三,完善柔性电子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出台支持柔性电子前沿探索、基础研究、应用攻关、产业转化全过程的有关政策,建立健全优先使用自主创新成果的激励机制和风险容错机制,通过设立柔性电子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计划,依托高水平大学设立协同创新平台,聚集全球顶尖专家,形成由战略科学家引领、两院院士牵头、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发展新格局。

  第四,加大原始创新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柔性电子颠覆性科学技术创新不同于传统科学技术创新,超高附加值、超高回报率是其显著特点,但也存在开发过程中不确定性较高、失败率高的问题,短期内成效不算突出。如果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支撑,不加大原始创新经费投入,后续超高附加值战略新兴起的产业的孕育将会成为泡影。国家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研人员加强原始创新,聚焦柔性电子等重点领域给予更高经费投入,释放原始创新活力。

  第五,降低柔性电子颠覆性技术产业布局的准入门槛。借鉴韩国柔性电子产业发展经验,引导更多公司参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给予企业研发资金配套、渠道拓展、政策支持和激发鼓励措施等支持,为它们提供咨询规划和培训。带领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布局柔性电子的技术核心产业,突破并发掘产业战略支撑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通过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提前谋划产业布局等,推进产业市场有序运行,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一篇: 电流探头:操作原理

下一篇:麦科信柔性电流探头的使用方法与需要注意的几点一看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