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深圳市政协委员李鉴墨:应加速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高地丨聚焦深圳两会

时间: 2024-07-04 22:36:19 |   作者: 高压探头


  针对加快打造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高地,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您认为深圳的优势在哪?针对行业问题,您提出医疗器械种类多,政策精准性待提升。以您所在的细分行业为例,您认为在政策精准度方面该如何提升?在注册审批方面,您认为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能够给大家提供哪些助力?2022年6月,深圳提出重点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这中间还包括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在政策提出的这大半年内,您认为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二是医疗器械种类多,政策精准性待提升。今年,深圳市相继印发《深圳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此前各区也出台了有关政策,但医疗器械种类非常之多,包含有源、无源、植入和介入等类别,不同类别区别较大,所需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也不同,目前暂无针对不一样类别提出的针对性扶持措施,因此政策的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注册审批周期长,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医疗器械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特点,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往往要通过临床试验、注册检验、审评核查等层层审核,上市周期一般为1至3年。技术上的含金量较高的医疗设施研发经费高,从起步到成长不能离开资金支持。此外,社会资本参与度不够高,亟需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四是行业准入门槛高,高品质人才数量不足。医疗器械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随市场不断壮大,行业对于高技术上的含金量和高成长性的人才需求逐年攀升。深圳市行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主要集中于销售、售后、注册等,研发和精密仪器制造人才缺乏。人才分布不均,公司竞争压力和招聘难度加大,本科以上学历仅占3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超半数集中在南山。

  针对以上问题,李鉴墨提出对应建议。一是内外兼顾,提高产业集聚度。应注重“外引”,结合深圳市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举办医疗器械企业招商引资促进会以政策优惠、行政手续简化等优势,吸引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到本市建立厂房、分公司。注重“内培”,加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临床试验服务、动物实验等平台建设,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作用,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聚集发展,不断的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是管服并重,提高行业竞争力。完善扶持政策,结合行业特点,出台精准化、专业化和落地性强的扶持政策,涵盖研发、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生产投资、推广等所有的环节,进一步提升政策精准性、针对性,集中精力和资源主攻当下我市最需要的分类方向。优化涉企服务,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在注册证、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等领域,进一步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行业提速发展。

  三是点面结合,提高资金利用率。紧盯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从我市精选出几大发展板块,如再生医学、重大疾病诊断、基因治疗等,从中筛选出创新医疗器械白名单,尤其是获批国家药监局创新通道的产品,给予前置补贴。全方面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建立完整政府引导基金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正向激励”和“负面约束”机制,引导基金合理加强投资白名单企业的力度,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

  四是引育并举,提升公司生产力。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制定医疗器械人才引进计划,依托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等,引进海外高层次医械人才。设立科研专项资金,在住房、子女教育、创业等方面给予支持,优化人才结构。支持医疗器械相关学科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培养实用型人才,增加专业招生人数,引导院校按照企业实际的需求进行培养,提升人才教育培训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契合度,提升公司研发能力。

  人才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针对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问题,李鉴墨也提出了相应提案。其表示,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存在数量短缺,队伍结构不合理,产业结合有待提升,且人才发展空间存在限制等问题,建议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增加人才供给;紧跟产业和市场需求,提升人才匹配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认可度。

  李鉴墨: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围绕我自己所关注领域的其中三个小方面。首先,我个人一直从事医疗器械领域,目前正处于创业阶段,致力于研发、生产一种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的高分子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包括软骨、肌腱、子宫内膜修复等三类植入医疗器械产品,因此便从熟悉的领域入手,提供一些个人建议。

  其次是人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人才方面,前几年深圳以政策优势吸引了较多高精尖人才,高品质人才相当于“火车头”,有比较好的国际视野和专业相关知识。但光有高品质人才还不够,最终落地还需要依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符合常理、素质优良、充满了许多活力高技能人才,他们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这是我第二个提案的内容。

  实际上,企业被评选为“专精特新”不单单会使企业获得区级或市级层面更多的资源,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级别的政策,很多时候还可能获得一些国家层面奖励和补贴,以及参加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会议和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机会,未来可能成为行业的风向标。此外,据我了解,长期资金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也比较重视,如果能被评选成功,未来融资或上市会容易很多。

  李鉴墨:我认为深圳的优点是以下几点。第一是区位优势。很多人做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整个中国情况差不多,“地利”体现在哪?首先,深圳有很强的制造业基础,尽管以前未必是针对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可能主要是针对电子、芯片等方面,但深圳本身已具备了相应的加工制造基础。其次是临近香港,这点很重要。因为相较于国外,国内的医疗水平尚处于后发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医疗体系与国际接轨,可作为一个重要对接窗口。香港拥有国际最顶端的医疗技术、医疗设施和最关键的医疗理念,与国外学者和企业有着更为密切的交流,这对深圳的影响非常大,例如我们公司与港大深圳医院、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等有密切合作,尤其近期“香港高才通计划”,使深港交流更方便,相当于同城,这样就能充分的利用香港的高端研发和智力资源,了解国际最先进的治疗理念,同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方面也可以积极展开交流合作。

  第二,我认为相较于上海,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区位优势更明显。因为上海的优势是医药产业,很多国际知名药厂基本在上海都设有公司或生产基地,形成集聚效应,这确实是上海的优势,但相反在医疗器械领域,深圳优势更明显,根本原因为深圳有较好的加工制造基础。医疗器械主要是两大类,即有源器械和无源器械,深圳在依靠电能的精密电子设备方面具有优势,例如迈瑞、理邦等行业龙头公司都在深圳。

  李鉴墨:目前药品的种类可能比较集中,国内外创新药每年大概能做三四十个,国内可能只有几个,但医疗器械情况不同,虽然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但在有源和无源中又有很多细分类别,有源器械包括CT、核磁、手术用的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以及生命维持设备等,还有一些简单的例如自动化手术床、病床等;无源器械也包括口腔、骨科、神经的一些植/介入器械,还有心脏支架等,门类特别多。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我觉得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举个例子,江浙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镇子就做一两种设备耗材”的专业分工模式,但产量和市场占有率非常高。比如浙江桐庐的内窥镜、苏州的眼科设备、无锡的医用超声等,一个地区只生产一种设备或耗材,但基本涵盖了我国大部分市场需求,因此,深圳也应根据未来发展趋势,在众多能医疗器械种类中选择具体的几种细分类别,突出自身优势。

  具体来看,深圳在有源器械方面有着良好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也有较好的加工制造基础,因此肯定要重点扶持高端有源器械。与消费级的医疗器械不太过于追求精度和稳定能力不同,医用器械有着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能力要求,虽然两者生产加工基础差别不大,但医用器械要求使用更好的设备并进行更精密的研发,进而达到更稳定的效果。

  李鉴墨: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和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能在深圳挂牌非常不易,当时包括广州在内的其他城市也在跟我们竞争,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大湾区分中心的落户能为当地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然而,因为国家药监局器械审评中心位于北京,离深圳较远,大幅度提高了沟通成本,因此,大湾区分中心落地深圳能够有效改善该问题。目前已提供了很多沟通交流机制,包括每周四的公开交流日为公司可以提供现场答疑服务,和重点企业调研走访等活动。除了每周四公开交流日外,获批创新通道的器械及药品的公司能够在任何时间与审评员预约沟通交流。另外,还有一些类似新冠检测试剂的临床急需药品和器械,也有专门的沟通渠道,比以往前往北京进行现场咨询方便得多。对于深圳的企业而言,可通过最低的成本和代价,近距离了解审评员的审评思路,有利于我市医疗器械和药品快。

  李鉴墨:首先,在资本方面,深圳市政府在推出“20+8”政策后,紧接着成立了配套政策,针对每个产业集群提出了政府引导基金,因为“20+8“产业中大部分产业较为高端且前期投入巨大,政府推出百亿规模的引导基金,或能撬动千亿规模的资本进入到这些产业中。随着产业基金的陆续落地,将有效助力深圳打造高端医疗器械高地。

  布朗尼两年320万+DK四年1850万:湖人14人差詹皇 等签换德罗赞?

  6-1!3-0!阿根廷队太狠,FIFA第30被压制7年 梅西抢美洲杯第16冠

  纵览热点|2名中企高管在菲律宾遭绑架后遇害,知情人:熟人作案,用空壳公司将受害者骗到菲律宾谈业务

  大V日本逛超市感叹:日本确实发达,普通人月薪9000人民币,物价却和中国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