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网打造可靠供电 一年缩短户均停电时长1000秒

  浏览量2024-06-11 作者: 技术专区

  7月3日,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有关数据得知,杭州自2018年至2021年,三年内户均停电时长分别年年在下降61%、58.5%、29.9%,2021年杭州全口径户均停电时长仅41分钟、全域供电可靠率达99.9922%。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发布2021年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杭州再次入围“年均停电时间一小时城市”之列,相关指标继续全国领跑。

  杭州电网聚焦数字化改革,齐头推动大受端坚强电网和可靠智能配电网建设,让配电网从城市向乡村延展,源源不断的能源流和信息流交织,为杭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动能。

  盛夏已至,用电负荷不断“热”出新纪录。电网新技术各显“神通”,经过输电网、配电网的接力输送,电能顺利抵达一个个负荷中心。整个杭州电网在断面零超限、线路零超限、主变零重载情况下安全有序运作。这背后,离不开一张“刚柔并济”的坚强电网支撑。

  7月2日,在杭州临平塘西镇,随着最后一段导线缓缓升空与电塔连接,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浙江段顺利实现全线贯通,将为杭州城市发展输送800万千瓦的绿色动能。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浙江段顺利实现全线贯通。方峥摄

  过去一年杭州飞速建网,累计投产36项输变电工程、搭建409公里的输电线路、构建起“跨江联络、东西互济、四源三环”网架格局,结合城市规划超前布局电网,实现电网格局新跨越,提升主网架的承载力、交互力和输送力。

  “数智”驱动下,杭州电网还纳入更多“柔性管理”元素提升城市电网调节能力。

  位于钱塘江入海口的杭州临江高科园,聚集着众多高端制造企业,区域用能有着“高用电需求、高供电可靠需求、高减排压力”的特征。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夏季频繁受台风“光顾”,该区域电网经常面临极端天气等自然环境的考验。

  一套以柔促刚的解决方案在这里实践,通过投运钱塘多能互补示范工程,打造一个“三足鼎立”的柔性直流“背靠背”供能网架,让不同电压等级局部电网间“手拉手”互联互济成为可能。示范工程在3个局部电源点的中间位置,通过网架连接,相当于在电网上装了一个“水龙头”,让3个电源点可以合环运行、互联互供。当3个区域中的任何一个出现用电负荷紧张,另外两个电源点马上能够最终靠这个“龙头”,为之提供电能补给。极端情况下,任何一方出现故障跳闸,另外两方也将马上响应提供电能,实现故障情况下也不停电。

  构建起杭州柔性网架管理的示范工程不仅于此,国内可调容量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示范工程投运、短路电流柔性控制示范工程投运、多元互动广域调控系统投运一项项示范项目串珠成链,为杭州“刚柔并济”的坚强网架加分。特高压、高压、配电网双环网层层叠扣,勾勒出能量有力的脉络,让不停电的底气十足。

  近日傍晚,受汛期雨水影响,位于杭州临安西部山区某线发生跳闸,通过架空线路智能开关远程遥控功能,仅6分钟就完成了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送电。

  “过去,偏远山区灾害天气的故障处理最起码要1个多小时。有了智能开关遥控,线路发生故障,秒级瞬时定位,最快5分钟就可以完成故障隔离与自我修复和恢复通电。极大的提升了抢修效率。”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刘箭介绍。

  配电网如同人体的毛细血管,密集交织在城市肌理之中,其供电服务水平必然的联系着最终用户的切身体验。2001年,杭州与北京、上海成为中国首批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试点。与纵横联通的电缆一道,数百公里通信光纤被埋入地下,让配网“信号从远方来、命令到远方去”成为可能。2018年,世界一流配电网示范区初见规模,毫秒级“无感式”故障处置也成为现实。眼下,杭州正积极推广配网故障“自愈”体系,实现了杭州全域配电网“自愈”覆盖率100%。

  对住在高可靠性区域的市民来说,停电已慢慢的变成为茶余饭后的回忆。而针对电网基础相对薄弱的农网区域,该公司利用5G硬切片、量子加密等高新安全保障技术,实现小投入大成效,实现故障智能定位研判,将故障隔离恢复时间由小时级压缩至秒级。

  “开启自动巡视,隧道环境数据正常,发现电缆接头环流监测数据温度异常。”近日,在距离杭州亚运村12公里外的电缆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娄雨风在数字孪生系统点击“自动巡视”按钮,开启亚运村电缆隧道110个巡视点的自动巡视,并将异常告警信息生成隐患报告上报管理部门,部门第一时间安排检修人员前往现场开展带电检测,校验缺陷信息一致后,立即开展消缺工作,以数字化手段及时避免了一起可能因接地系统异常导致的线路事故。

  为了把故障解决在发生前,让配电网远离“亚健康”运作时的状态,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大力推进数智化运维手段牵引电网发展,应用无人机自动巡视、设备在线监测、网格化智能巡检、带电机器人自主检修等革新技术,让故障无处遁逃。

  “你们来得真是太及时了。”近日,家住杭州西湖区胜利新村的李阿姨握着电力抢修人员的双手连连感谢。原来李阿姨的爸爸长期靠呼吸机吸氧,当晚小区线路故障突发停电,危急情况下,杭州西湖区电力应急抢修人员抵达现场排除电力故障,并同步为李阿姨家送去移动式应急电源确保呼吸机正常供电。

  6月20日,杭州西湖区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暨供电指挥分中心建成挂牌,主动融入“西湖码”数字化城市治理系统,将电力服务热线报警信息、数字城管等多平台信息打通,探索一套服务城市治理的新模式。2022年初以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主动融入服务杭州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相继成立拱墅、上城、西湖、滨江四家城区分公司供指分中心,建成大型城市“城区一体、市县联动”新型数智化供电服务指挥体系,实现了从指挥“中枢”到服务现场全环节的横向全业务协同、纵向全链条贯通,构建起城区“15分钟快速抢修圈”。

  在杭州,用电客户手机在手,微信小程序即可一键派单报修、实时看到电力抢修人员正在奔赴而来,体验到外卖式的电力抢修服务。

  除了看得见的服务,看不见的服务举措也时时刻刻用心守护杭州老百姓。6月10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诺2022年年内将实现杭州全域取消10千伏计划停电。

  全国率先实现“无感”主动检修以来,精益求精的服务脚步在杭州从未停止。2022年初以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持续增强不停电作业能力和不停电作业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带电作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0%,达280人,带电作业特种车辆同比增长21%,达到140辆。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还通过绝缘杆旁路作业法、绝缘平台等技术,保障了带电作业在农村、山区等恶劣环境的顺利开展,实现带电作业升级到全时段、全地形、全项目不停电综合检修模式。

  2021年,杭州户均停电时间较上年缩短超1000秒。从停电检修到机械化带电作业、从智能化不停电作业再到机器代人变的是工作模式,不变的是“不停电”的初心。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今后,公司将继续推进杭州电网供电可靠性建设,为城市发展、百姓生活提供电力保障。(张蕾、孔仪潇)

  人民网丽水6月29日电 (方彭依梦)为助力山区26县工业高质量发展,今天,全省产业链山海协作现场推进会暨“意向企业”走进青田活动在丽水市青田县举行。 全省产业链山海协作现场推进会暨“意向企业”走进青田活动现场。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会议围绕落实《浙江省产业链山海协作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采用展览展示、政策解读、典型发言、结对地区洽谈、项目签约、现场考察等多种形式助力山区26县工业高质量发展。…

  “现在小区有孝心停车位,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停车难,我女儿来得就更多了。”杭州翠苑一区68岁居民丁丽娟说。 丁丽娟提到的“孝心停车位”,是近年来杭州在孝老上的新探索。…

上一篇: 做强柔性电子 打造“中国碳谷”

下一篇:麦科信柔性电流探头的使用方法与需要注意的几点一看就懂